2023年,江苏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作出江苏贡献。
产业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2023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居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省服务业增加值6.6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6%;其中,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2%。建立5145家重点企业库、3.6万家“1650”产业体系企业库,制定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组织10个国家级集群牵头或协同地区,按“一群一策”编制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一群一品”开展对接活动,着力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拓展。截至2023年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全国第一。累计创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2家、5G工厂97家,苏州入选首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137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5G信号覆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车联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化加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和49.9%。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4%。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14.5%。
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前沿新材料、未来网络等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等初具规模。张家港、常熟、如皋等地吸引和培育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和机构超过300家,占全国氢能企业数量比重超过10%;南京未来网络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全省拥有人工智能企业3000多家。
科技创新
2023年,江苏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1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基础研究展开新布局。出台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深入实施“1820”加强基础研究“策源”行动,探索实践“应用基础研究特区”,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设省物理、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南大学建设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新获批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基础与精准预防两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出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0条政策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12条措施,深化高新技术企业“两减两增”便利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58家,首发融资规模587.4亿元;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达110家、43家。全省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9.4万项,成交额4607.4亿元。
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成效。苏州实验室总部基地开工;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跨广域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启动建设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布局建设连云港中心,钟山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加快建设。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204个,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26个,院士工作站171个。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6人。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实现新突破。聚焦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等省重点产业链短板技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59个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项目。围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医药、前沿材料以及高端装备等领域,统筹推进89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8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针对EDA工具、高端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组织33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施“高算力AI芯片”“超韧性碳纤维”等27个科技攻关项目。牵头实施8项长三角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部省联动推进“先进结构复合材料”“可再生能源”专项,开展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