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7点,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富康新村的清洁屋前热闹起来。居民陈芳华走到窗口前,熟练地拎起袋子,将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里,又顺手把垃圾袋扔到一旁蓝色的“其他”垃圾桶里,最后在水池里洗手。“一开始觉得麻烦,现在不把垃圾分开放反而不习惯。”陈芳华说,富康新村是市级垃圾分类五星级小区,居民环保意识都很强,“大家都分类,你就是想不自觉也不好意思。”
看着这样的场景,小区党支部书记夏云男十分欣慰。“来参观的团队都称赞,夸我们这里虽然是老小区,但垃圾分类却搞得井井有条。其实我们遇到的问题也不少,之所以可以坚持,是因为小区党支部、物业和业委会一条心,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夏云男说,比如针对不定时定点投放的情况,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就从垃圾里的快递、外卖单子找“线索”,提着垃圾上门宣传。虽是“笨方法”,但收效明显。目前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接近100%,投放准确率达到98%。
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的团结一心,与枫桥街道推行的党建引领基层小区治理“三三制”模式息息相关。所谓“三三制”模式,即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元共建”,社区、小区、居民“三层共治”,党建、民本、服务“三心共享”。
自2004年撤镇设街道后,枫桥街道面临着农民上楼变居民、外来人口加速涌入的双重治理挑战。20年来,枫桥街道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改革,探索出享誉全国的“政经分开”经验,又创新“中心+社区”“一核多元”网格化治理、“N+X”社区治理机制等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小区治理中存在的基层党建薄弱、管理幅度过大、基层民主“空转”等问题依然突出。
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加强?治理力量如何凝聚?自治热情如何调动?面对这些问题,枫桥街道以富康新村为试点,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基层小区治理“三三制”模式。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元共建”。这些年,“三元共建”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的接连加入,让治理架构越来越清晰。
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通过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进入业委会,党支部书记当选业委会副主任,业委会副主任兼任党支部委员,物业公司总经理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小区党员按照楼道细分服务网格,联合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小区治理集体行动机制。几方还建立常态化的融合共建机制,每月定期共同在小区开展巡查,及时发现、研判并化解问题。
很多小区的治理难题是相似的,“三三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建立起以党员干部为基本力量,业委会、物业、小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让小区力量更集中、治理更有力。
在“三元共建”格局下,枫桥街道还实施“一网一屋一品”工作机制,以网格为单位落实服务责任,以“海棠驿站”为阵地搭建沟通服务平台,以五类文明楼道建设为载体提高居民参与度和参与能力,全方面破解小区治理无序的问题。康佳社区就打造了“康佳小院”议事阵地品牌,在党员带头下,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居民等开展“小板凳议事”。社区还联动社会组织,与共建单位、商铺成立“益佳商盟”,开展便民服务。
从试点情况来看,“三三制”机制能够运转起来,找到一群有责任心、有示范能力的党员尤为重要。以龙池社区为例,小区物管会的9名成员里,党员就有8人。退休老党员自发组成了“周听月谈”老党员工作室,先后与社区党委、物管会、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开展了近20场协商议事会,将矛盾化解率提高到98%以上。
“三三制”为小区治理带来哪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办事更有底气了。”富康物业管理处主任周婷感慨地说,比如物业以前权限有限,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会觉得难办。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第一时间求助党支部、业委会和社会组织一起商量解决,不再“孤军奋战”。
景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徐君妍也有相同的感受。社区以小区为单位划分网格党小组,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网格员、警务室、物业工作人员划片包干,开展常态化走访。每个网格均建立“有事您来议”微信群,累计吸纳超4000户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网格员、公安等力量共同入群,化解居民的“急难愁盼”。
更让人欣喜的是,“三三制”还充分调动起了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在枫津社区的清水园海棠驿站,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定期开展协商议事,先后推动完成了道路改造、清洁屋建设、电动车充电棚建设、架空层喷淋安装、电梯梯控安装等一批实事,促成小区先后获评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小区”、枫桥街道和美小区。
眼下,“三三制”正在枫桥街道的各个小区遍地开花,而关于基层治理的改革还在继续。枫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将推动治理力量往更深处下沉、往更细处落实,更好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