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苏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发布日期:2009-09-16 15:37
字体:[大 中 小]
上半年江苏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二○○九年七月十八日
今年以来,江苏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运行逐步向积极方向转化,呈现出“总体企稳、结构好转、内需上升、预期改善”的格局,回暖向好态势不断发展。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53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10.7%和12.9%。从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情况看,当前江苏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正在形成。
一、实体经济趋升,经济企稳态势逐步显现
1. 工业生产经营下滑势头得到遏制。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31.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分别比1-5月、1-4月、1-3月、1-2月提高0.6个、1个、1.7个、4个百分点。6月份,全省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17个行业产值增速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加快。工业用电量累计降幅收窄。1-6月,工业用电量119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降幅比1-5月、1-4月、1-3月、1-2月分别缩小2个、2.8个、3.9个和6.9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工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为5.5%。总体上看,全省工业用电量降幅逐步缩小、变动曲线上扬,与同期工业生产逐步小幅上升的趋势保持同向。
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74.2亿元,同比增长5.0%;利税总额1913.6亿元,其中利润1078.1亿元,分别下降0.4%和7.2%。与1-4月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提升0.1个百分点,利税、利润降幅分别收窄0.8个、2.0个百分点。
2. 服务业增长加快。金融业、服务外包、科技服务业等较快发展。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6067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6个百分点。
3.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省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总产量达1103.2万吨,比上年增长0.8%,实现连续六年增产,也是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油菜籽产量121.7万吨,比上年增长7.9%。1-6月,猪牛羊禽肉产量159.4万吨,增长9.3%,其中猪肉产量103.0万吨,增长10.3%。
二、内需增势较好,经济企稳动力逐步增强
1. 投资增幅持续攀升。1-6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66.7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26.5亿元,增长25.2%,增幅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比1-3月提高1.6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2722.5亿元,增长26.5%;房地产开发投资1447.4亿元,增长4.3%;基础设施投资1207.8亿元,同比增长44.9%。新开工项目全面增长,城镇投资中新开工项目个数达6193个,同比增长28.1%;计划总投资3711.3亿元,增长31.5%;平均规模为5993万元/个,同比增长2.6%。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1-6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84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
2.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1.5亿元,同比增长17.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6%,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长加快。农村零售额同比增长17.7%,分别高于全省、城市零售额增速0.5个和1.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3.4%。
三、民生继续改善,经济企稳质量逐步提升
1. 财政收入平稳攀升。1-6月,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1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6.3%。主要税种中,增值税从3月份起正增长,6月份增长8.8%,累计增长6%;6月份营业税增长35.7%,累计增长11%。
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1元,同比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7189元,增长10%;经营性收入1125元,增长13.3%;转移性收入3352元,增长20.6%;财产性收入176元,增长5.2%。1-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83元,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工资性收入2562元,增长8.6%;家庭经营收入1716元,增长6.1%;财产性、转移性收入504元,增长22.3%。
3. 就业形势稳定趋好。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就业形势出现回暖态势。6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与2008年末持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70%,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连续22个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上半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1.4万人,到6月末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709.2万人,已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4.3%。
四、信贷高位增长,经济企稳条件逐步改善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3510.5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同比提高25.4个百分点。1-6月,全省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349.8亿元,投放额为去年同期的3.35倍,是2008年全年的1.71倍。1-6月,全省短期贷款增加2009.3亿元,为去年全年投放量的1.4倍;中长期贷款增加4111.7亿元,是去年全年投放量的2倍。
五、景气指数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得到提振
据调查,二季度全省企业景气指数达122.1,比一季度上升22.2点,表明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6.9,回升17.3点,表明企业家发展信心增强。工业企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104.6,比上季度上升19.4点。房地产业行业景气指数达129.2,比上季度上升12.9点。
江苏经济能在今年复杂多变的困局中保持企稳回暖态势,既是扩张性宏观政策和市场驱动内需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多年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强有力的保增长政策措施遏制经济下滑。积极运用财政手段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在扩大内需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开支带动了社会投资的较快增长。1-6月,全省城镇投资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比上年同期增长44.1%;全社会投资中民间投资5145.4亿元,增长26.8%,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2.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62.2%。
二是不断调整的经济结构为发展增添活力。6月份,产值排名第一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7%,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1%。上半年,全省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12.6%,与2008年全年增幅相比,重工业回落3个百分点,轻工业则提高0.7个百分点,两者增速差距由2008年全年4.7个百分点缩小到1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占所有工业用电量的份额达70%以上,重工业生产回落相应减少了工业用电量。投资结构继续改善,1-6月,全省城镇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增长24.1%。混合型经济显示较强优势,1-6月,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近半的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比全部规上工业增速快3.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7.7%。
三是后发优势明显的苏中苏北成为重要增长极。在苏南稳定发展的同时,苏中苏北地区大部分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超过全省和苏南平均水平。1-6月,苏中、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16.1%,增速分别比全省高3.6个、3.8个百分点,比苏南高6.4个、6.6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2%、33.4%,增速分别比全省高2.0个、8.2个百分点,比苏南高5.9个、1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2%、23.6%,增速分别比全省高1.7个、11.1个百分点,比苏南高5.5个、14.9个百分点。
在经济企稳向好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经济回升基础还不够稳固,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工业生产困难局面仍未根本改观,企业增效难度较大;外需严重萎缩,外贸进出口持续下降;物价总水平持续回落,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为此,应继续认真落实保增长促发展政策,积极增加有效投入,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全力遏制出口下滑势头,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努力促进全年经济稳定较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